青年文化消费“出海” 释放跨国交流新活力
诞生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青年音乐节IP“泡泡岛”首次“出海”,在新加坡举办的“2025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·新加坡站”近日落幕。天津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期两天的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、新加坡、韩国、美国等多国音乐人同台演出,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青年观众。
诞生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青年音乐节IP“泡泡岛”首次“出海”,在新加坡举办的“2025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·新加坡站”近日落幕。天津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期两天的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、新加坡、韩国、美国等多国音乐人同台演出,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青年观众。
生活从来都不是一条笔直平坦的路,而更像是一条蜿蜒前行的河流,时而平静,时而湍急。我们总希望一切尽在掌握,可现实却常常出人意料。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、国家首届二级心理咨询师汪洁指出,人在面对未知时,内心的不安往往比已知的困难更令人煎熬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人们对不
9月10日至12日,天津市(区)级机关“津派文化”讲述活动比赛在津举行。来自48个单位的87个作品同台竞技,共同展示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河西区选送的两部作品《新时代追光者》和《河西故事》成功入围,展现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创作者的风采。
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,夏天的第三个节气——芒种到来。民俗学者、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,“芒”,指麦芒类植物的收获;“种”,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。芒种一到,夏熟作物要收获,秋收作物要播种,收与播紧密相连,是很多人熟知的“夏收、夏种、夏管”大忙时。
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,到芒种时节,小螳螂因感受到阴气初生,破壳而出。
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,意味着孟夏将尽,仲夏登场。农谚说:“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”,此时节,我国北方地区喜逢收麦,“一川麦浪镰初试,争得夏粮粒粒归”;南方地区则忙于插秧,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”。民以食为天,喜乐在其中。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民俗学者、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,夏季的节气大多与农事有关,如小满意味着麦子开始成熟,而芒种则提醒人们,夏收、夏种、夏管的“三夏”大忙季节到了。
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,意味着孟夏将尽,仲夏登场。农谚说:“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”,此时节,我国北方地区喜逢收麦,“一川麦浪镰初试,争得夏粮粒粒归”;南方地区则忙于插秧,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”。民以食为天,喜乐在其中。